Beijer Ref 的崛起与崛起
Beijer Ref 几乎从无到有,通过收购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制冷和空调批发商。在这个专题中,《冷却邮报》追溯了 Beijer 的崛起,并专门与 Beijer Ref 首席执行官 Per Bertland 进行了交谈。
明年将庆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50 周年,这家瑞典公司自 1866 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当时的重点是粮食、煤炭、生铁和轧钢等商品。虽然收购使北尔集团在 2000 年之前成为北欧国家领先的制冷批发商,但 2001 年北尔 Ref 的成立和 2004 年丹佛斯旗下的 Elsmark 集团的收购标志着该公司的认真意图。
Per Bertland 当时是 Beijer Ref md,他证实:“千禧年期间,Beijer 在斯堪的纳维亚采取了谨慎的举措,进入成熟的制冷和空调市场。企业被收购、监控和衡量,以制定强有力的发展战略。”
Elsmark 收购的主要奖项之一是 英国“三大”批发商之一的 Dean & Wood,但也包括瑞士批发商 Werner Kuster AG、荷兰批发商 Coolmark 和东欧企业 Equinoxe 的重要活动匈牙利的。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随着在北欧国家的进一步收购,瑞士最大的制冷批发商 Charles Hasler AG 和荷兰制冷批发商 Uniechemie,业务逐渐扩大。2008 年是另一个分水岭,当时北尔参考披露有意收购开利在欧洲和南非的空调和制冷分销业务。除了领先的法国批发商 GFF 及其 22 家分公司外,该交易还包括在比利时和卢森堡、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和波兰的业务。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Beijer Ref 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个小角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制冷批发商,业务遍及 21 个国家。
但随着进一步收购,扩张继续进行,最显着的是进入德国—— 它是欧洲最大市场的第一个立足点—— 并进一步扩展到亚洲和非洲。
今年,Beijer Ref 与 Carri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签署了一项协议,授予这家瑞典制冷批发商在欧洲分销 Carrier DX 舒适制冷产品的专有权。紧随其后的是 2 月份收购了领先的马来西亚批发商 RNA Engineering & Trading,并在上个月增加了 Patton,其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泰国设有批发业务。
如今,Beijer Ref 在 31 个国家/地区拥有近 300 家分支机构。
动手操作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er Bertland 已在公司任职 20 年,监督了 Beijer Ref 增长的很大一部分。经验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如何处理过去十年年增长率为 19.2% 的业务?
“自 2001 年以来,我一直担任 Beijer Ref 的总经理,最近担任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我在我们在丹麦收购的首批企业之一工作,” 他告诉Cooling Post。
“对我来说,亲身实践对我来说很重要,而且我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我所有的业务。每家公司的董事会都有我的国际团队成员。尊重当地市场并对我对当地董事总经理有信心对我来说很重要。当然,作为国际参与者,我们遵循团队指导方针,并尽可能利用协同效应。”
Bertland还知道他的数字,这是经营一家企业的先决条件,该企业现在与大约 1,200 家供应商、60,000 种产品和 50,000 名客户打交道。
每次收购都扩大了北尔参考的产品组合,但必须通过合理化产品线来获得财务优势吗?
“我们的目标是逐渐集中采购,从而减少供应商和交付量,” 他在最新的公司报告中写道。“目标是在保持服务水平的情况下进行资本 合理化。”
北尔参考高级管理人员。站立,左起:Olivier Gandy,首席财务官 Beijer Ref Toshiba HVAC,Johan
Bökman,Beijer Ref 物流经理,Jonas Steen,Beijer Ref ARW 副总裁,Jonas
Lindqvist,Beijer Ref 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坐在后排,左起:Enrique Gibelli,Beijer Ref
ARW 副总裁 Marco Curato,Beijer Ref ARW 采购副总裁 Robert Schweig,Beijer Ref
ARW 采购副总裁 Per Bertland,Beijer Ref ARW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坐在前排,左起:Yann
Talhouet,首席运营官兼执行副总裁 Beijer Ref Toshiba HVAC,Simon Karlin,首席运营官兼执行副总裁
Beijer Ref ARW
他进一步向《冷却邮报》表示:“随着业务的增长,协调产品线的机会不容忽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尊重当地业务领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有远见的合作伙伴可以看到北尔Ref集团的机会,我们总是很感兴趣。”
该公司并没有强加 Beijer Ref 品牌,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被收购企业的原始名称和身份,这在当今的全球品牌世界中非常不寻常。
“没有什么是 一成不变的,但改变品牌并破坏已经完成的工作是愚蠢的,” Per Bertland 坚持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正在收购成熟的企业,例如英国的 Dean & Wood 已经交易了 110 多年。Beijer Ref 带来了许多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财务实力和专业知识、IT 和采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在某些市场,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谨慎地更改品牌名称以开始全新的方法。
Beijer Ref 还扩大了其暖通空调产品供应,最近获得了东芝空调、热泵和通风系统在 11 个欧洲国家的独家经销权。1 月,北尔参考签署了另一项独家经销协议,这次与开利签订了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美国空调制造商 DX 舒适冷却产品的独家经销权。
此外,通过有机交易或收购,北尔Ref现在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舒适冷却名人:三菱重工、三菱电机、日立、松下、大金、LG、三星、美的和Aermec。
单片机Beijer Ref 还销售自有品牌、由 SCM Frigo 制造的Cubo冷凝机组以及以 Totaline 品牌销售的许多制冷和空调部件。
事实上,制造一直是业务的一部分,尽管规模较小,但批发规模较小。去年决定将公司自己的产品开发和冷水机组的制造重点放在 Beijer Ref Group 内。
该决定与收购意大利 SCM Frigo 集团剩余 49% 的股份同时发生,该集团是一家领先的二氧化碳冷却器制造商,在欧洲拥有 1,000 多台装置。
“自从几年前转向 CO2 以来,Beijer Ref 的战略是建立专门生产新制冷剂的设备的制造业务,” Per Bertland 解释说。“这在对 SCM Frigo 的收购中就体现出来了,SCM Frigo 是 CO2 货架和包装系统制造的主要参与者。这一战略补充了批发业务,在许多市场中,批发商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Beijer Ref 于 2013 年开设了自己的测试设施
对 Frigo 的收购也成为创建北尔参考的 OEM 部门的起点。瑞典的制造公司 DEM 是第一家加入新命名的 SCM Ref 部门的公司,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作为 SCM Ref 瑞典公司运营。下一个将根据新概念开始工作的制造单位将是位于法国里昂的 SCM Ref。其他单位将跟进。
2013 年 9 月,Frigo 工厂开设了一个测试设施,旨在通过研讨会、讲习班和实际测试来提高与环保制冷技术相关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开发了 Beijer Ref Academy 培训计划,以培训和促进向环保制冷系统的转换。
进一步扩展
今年已经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收购,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Beijer Ref 在欧洲仍有一些地区可能会寻求加强——例如, 它最近才在德国站稳脚跟。
该公司最近的年度报告指出,其目标是增长速度快于市场,表明“北尔Ref 旨在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欧洲领先运营商的地位,并确立自己作为全球运营商的地位”。
虽然不排除今年在欧洲进行新的收购,但 Per Bertland 表示:“我们的收购战略现在继续以全球为重点,而不仅仅是欧洲。”
如前所述,Beijer Ref 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有业务,但仍有一个重要的市场—— 美国。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市场,而且已经拥有两家规模更大的制冷批发商。但是,随着美国 EPA 提议效仿欧洲并逐步淘汰一些最常见的高 GWP 制冷剂,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目前尚不清楚北尔参考是否会寻找新市场或巩固已有的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年底之前会有更多的收购。